患者的痛苦我们不能分担,但是患者的担忧疑惑和焦虑,我们可以分担,可以减轻。用我们微笑的脸去化解患者燃眉的苦,用心去沟通、用心去聆听。我们给予的不仅是临床上的治疗,更是心灵的安慰。
一天我刚到科室,就听到夜班的同事说昨天来了一位80多岁的患者尚大爷太古怪了,正好我是他的责任护士,我接班之后仔细询问,看了患者病例,才了解清楚,这位大爷7年前因脑外伤行“去骨瓣减压术”及“右侧颅骨缺损修补术”。三年前又因头皮感染移除修补物。
这样反复进行手术,再加上年龄太大让患者特别反感住院,但是由于病痛的折磨又不得不住院的矛盾心理。所以患者不爱说话,性格“古怪”、“固执”,还不配合治疗,有自己认为正确的“治疗”观点。医生给予了高压氧治疗对他病情有极大的帮助,当他了解到进高压氧舱治疗需要单独去时,他拒绝了,而且态度很强硬。
我想所有的问题都是有原因的,开始尚大爷的态度依旧很坚硬,我跟家属又详细询问了一下,了解了尚大爷的一些情况。在我的耐心询问下,聆听老人家娓娓道来......我终于明白了,他拒绝治疗原因,因为有了以前反复手术的经历,加上了年龄大了,他更加害怕单独的进行治疗,害怕没有亲人陪伴的治疗。
了解情况后我耐心给他解释了高压氧治疗的方法和目的,而且不会有生命危险,我又跟高压氧科协商后,取得了家属高压氧陪舱治疗的方式。老人家所有顾虑都解决了,最后欣慰接受了,而且尚大爷感觉效果还很不错。
不仅如此,在尚大爷没有治疗的时候,我就跟尚大爷多交流多沟通,鼓励尚大爷适当下床活动,渐渐的尚大爷开朗多了,乐观多了,话也多了,也没有开始的“古怪”了......
我们愿意做一双耳朵,耐心倾听患者与疾病的故事,患者与生活得故事,我们愿意做那一双温暖的手,紧握坚持对抗疾病的患者的手,我们护士要做一个有“温度”的护士,充满人性的温情,平凡的护理工作也能做的有温度,也会有生命的奇迹。
(供稿疼痛康复科赵静)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