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颅骨炎 > 颅骨炎饮食 > 答案

答案

发布时间:2021-3-19 3:37:08   点击数:

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

选拔优秀专科毕业生进入本科阶段学习考试

生理学、病理解剖学模考卷

一、单项选择题

1-5.BDDCD6-10.BBCCD11-15.CBDAA

16-20.ACADA21-25.BBBAA26-30.BDADB

31-35ABCCB36-40DDCCA

41-45CBCBB46-50DBCCA

50-55CDBDA56-60CDBCC

生理学部分

二、填空题(8分)

61-63.紧张性收缩、分节运动、蠕动

64-67.肌肉活动、环境温度、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精神活动

68-71.尿频、尿潴留、尿失禁、婴幼儿夜间遗尿

72-75.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76.红色

三、名词解释

77.视野:单眼固定注视前方一点不动时,该眼所能看到的范围,称为视野。

78.EPSP:突触后膜在兴奋性递质作用下产生的局部去极化电位称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

79.回返性抑制:某一中枢神经元兴奋时,其传出冲动沿轴突外传的同时,还经轴突侧支兴奋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该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轴突折返抵达原先发动兴奋的中枢神经元,通过释放抑制性递质,使原先发动兴奋的神经元及同一中枢的神经元受到抑制的现象,称为回返性抑制。

80.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也称为红细胞比容。

81.房室延搁:兴奋在房室交界区传导速度缓慢,使兴奋在此延搁一段时间的现象,称为房室延搁。

四、简答题(12分)

82.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

有两条,即气传导和骨传导。

(1)气传导——主要途径

①主要途径声波→外耳道→鼓膜振动→听小骨→卵圆窗(前庭窗)→内耳,这种传导途径称为气传导,是声波传导的主要途径。

②另一途径声波→外耳道→鼓膜振动→鼓室内空气振动→圆窗(蜗窗)→内耳。这一途径也属于气传导途径,但正常情况下该途径传音效果差,其传音效果不重要,仅在正常气传导途径出现障碍如鼓膜穿孔、听骨链严重病变时才发挥一定作用,但此时的听力已明显下降。

(2)骨传导声波→颅骨→耳蜗骨壁→内耳→耳蜗内淋巴振动而产生听觉,这种传导途径称为骨传导。

84.简述感觉投射系统的分类以及特点。

感觉投射系统分为特异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投射系统两大系统。

1.特异投射系统

(1)概念特异投射系统是指丘脑的特异感觉接替核及其投射到大脑皮层的传导束。

(2)特点①经三级换元;②有特异性;③点对点投射到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主要终止于皮层的第四层细胞。

(3)功能①引起特定的感觉;②激发大脑皮层发出传出神经冲动。

2.非特异投射系统

(1)概念非特异投射系统是指丘脑的非特异投射核及其投射到大脑皮层的传导束。

(2)特点①经多次换元;②无点对点的投射;③弥散地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

(3)功能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兴奋状态,使机体保持觉醒。

五、论述题(10分)

84.甲状腺激素的生物作用

(一)对代谢的影响

1.增强能量代谢及产热效应

2.对蛋白质、糖和脂肪代谢的影响

(1)蛋白质代谢

①生理剂量的T3、T4可加速蛋白质的合成,使肌肉、肝与肾的蛋白质合成明显增加。

(2)糖代谢

①可促进小肠黏膜对糖的吸收,增强糖原分解,抑制糖原合成,加强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皮质醇和生长素升高血糖的作用。

②同时又加强外周组织对糖的利用,使血糖降低。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常表现为血糖升高,甚至出现糖尿

(二)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甲状腺激素是维持机体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激素之一,特别是对脑和骨的发育尤为重要。

病理解剖学部分

六、填空题

85.纤维素性炎

86.慢性肝淤血

87-88.癌珠(角化珠)细胞间桥

89-90.玻璃样变纤维素样坏死

91-94.肾盂肾间质肾小管化脓

95-98.髓样肿胀期坏死期溃疡期愈合期

.浸润进展溶解播散

七、名词解释

.心力衰竭细胞:左心衰导致肺淤血时肺泡腔内出现胞质内含有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称为心力衰竭细胞。

.趋化作用:渗出的白细胞以阿米巴样运动向着病灶部位定向游走集中的现象,称为趋化作用。

.种植性转移:发生于体腔器官的恶性肿瘤,当肿瘤蔓延至器官表面时,瘤细胞可脱落,种植于体腔各器官表面,甚至侵入其下生长,形成多住转移瘤,称种植性转移。

.继发性颗粒性固缩肾:双侧肾脏对称性体积缩小、质地变硬、颜色苍白,表面呈弥漫性细颗粒状,切面皮质变薄,皮髓质分界不清,肾盂周围脂肪组织增多,称继发性颗粒性固缩肾。

.结核球:由纤维组织包裹的球形干酪样坏死灶,直径在2cm以上,称结核球,又称结核瘤。

八、问答题

.简述风湿病的基本病理变化。

答:风湿病基本病理变化分为三期:(1)变质渗出期:病变部位结缔组织发生黏液样变性、纤维素样坏死,并有少量浆液渗出和炎细胞浸润。本期约持续1个月。(2)增生期:形成风湿小体,风湿病的典型病变。典型的风湿小体中央为纤维素样坏死,周围有风湿细胞、单核细胞、成纤维细胞及淋巴细胞。本期约持续2-3个月(3)瘢痕期:纤维素样坏死物质被溶解吸收,风湿细胞变为成纤维细胞,产生胶原纤维,风湿小体形成梭形小瘢痕。本期约持续2-3个月。

.简述结核病的基本病理变化。

答:结核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包括以下三种:1以渗出为主的病变,表现为浆液性炎症或浆液纤维素性炎症。病变发生于细菌毒力强,数量多,机体免疫力低或变态反应强的情况下。2以增生为主的病变,形成具有诊断意义的结核结节。典型的结核结节中央为干酪样坏死区,周围是来源于巨噬细胞的类上皮细胞及朗汉斯巨细胞,外周是湫阿细陶和成纤维细胞增生。发生于细菌少,毒力低,机体免疫反应较强的情况下。3以坏死为主的病交,形成干酪样坏死,病变多发生于细菌数量多,毒力强,机体免疫力低下或变态反应强的情况下。

九、论述题

.答:大体观:红色肝样变期与灰色肝样变期均有病变肺叶肿大,重量增加,质实如肝。但红色肝样变期的肺叶呈暗红色;而灰色肝样变期的肺叶由红色逐渐变为灰白色。镜下:红色肝样变期与灰色肝样变期肺泡腔内均有大量纤维素性渗出物,并可见纤维素丝穿过肺泡间孔现象,病变部位的胸膜上有纤维素性渗出物。但红色肝样变期的肺泡腔内有大量的红细胞、少量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渗出物中可检出细菌,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灰色肝样变期,肺泡腔内有大量的中性粒细胞,红细胞大部分崩解消失,渗出物中不易检出细菌;肺泡壁毛细血管受压缺血。

红色肝样变期肺泡腔内大量的纤维素性渗出物影响了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使动脉血中氧分压降低,患者出现缺氧、紫绀等症状。当病变发展到灰色肝样变期,虽然肺泡腔内的纤维素渗出物增多,肺泡腔内仍无气体,但因肺泡壁血管因受压,病变肺组织几无血流通过,所以静脉血氧合不足的情况反而减轻,缺氧症状有所改善。

●河南专升本生理学、病理解剖学统招试题(二)●生理学必考名词解释大全●生理学大题汇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huayuanjiu.com/tgyys/9375.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