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小编浏览新闻时看到了这么一条:
据知情人介绍,事发当日上午9时许,这位流动补胎师傅对一辆停靠在公路边的大货车实施补胎打气作业,期间轮胎突然发生爆炸,补胎师傅当场倒地身亡,大货车驾驶员左腿等部位受伤,且伤势严重。
一死一伤可不是闹着玩儿的,而且小编受到惊吓的同时,随手一搜,发现这事儿还很普遍:
说起给车胎充气,大家第一反应都是:“多简单的一件事儿啊!”殊不知,给车胎充气是有不少讲究的。如果不懂得这里边的道道,就给车胎胡乱充气,不仅影响车胎寿命,还会造成安全隐患。
区区的轮胎打气竟然还能要人命?带着这个疑问,小编咨询了相关专家。
如今,有车一族越来越多,汽车无论是作为长途旅行工具还是上下班代步工具,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说汽车最重要的部件是什么,除了发动机,大概就是轮胎了,因为轮胎是汽车与路面接触的唯一部件,如果轮胎出现问题,对驾驶员来说,可谓是寸步难行。
在汽车的日常使用中,轮胎难免会出现漏气、扎钉、胎压不足等情况出现,轮胎胎压直接关乎行车安全,因此需要引起重视,轮胎充气要适当,不然影响会让油耗增高更会导致更大的危险发生。
在遇到轮胎气不足的情况下,附近如果有维修站最好,如果没有,如今好多车主都给爱车配备了车载充气泵,那么我们应当如何正确使用车载充气泵呢?
正确使用车载充气泵首先,充气前要弄清轮胎的最大胎压值,避免出现超过最大胎压值而发生爆炸的危险。
首一般来说,汽车轮胎要求压力为2-2.5Kg/CM2,使用时必须参照汽车厂或轮胎厂的标准,充气不可超过标准或过饱。胎压要求通常可在汽车驾驶室左侧门柱查找。
其次,按照以下顺序对轮胎进行充气。
打开汽车电源,连接气泵电源(点烟器插头),将高压橡皮管一端插入充气泵出气接口并压紧门栓,另一端插入轮胎气门;
接着,听到轮胎泄气声时将接口门栓压紧,打开充气泵电源开充气,同时观察气压表指示,当达到标准胎压时关闭充气泵电源,松开轮胎气门接口门栓,拨出高压气管接口气嘴;
最后,记住用水试一下气门是否有漏气,然后旋上气门盖即可完成对轮胎的充气工作。
按照以上要求完成充气后,相关专家还给小编列举了以下小贴士,供大家参考:
友情提示
:正常情况下所有的轮胎都会漏一点儿气,一些甚至可以两个月漏磅气,但如果超过这个量,就要检查一下是不是有漏气的地方。
2:如果是在驾驶过程中发现轮胎气不足,那么停止行驶后,需要等轮胎冷却后再进行充气,因车辆行驶时胎温会上升,对胎压有影响。
3:充气前要检查气门嘴。气门嘴和气门芯如果配合不平整,有凸出凹进的现象及其它缺陷,都不便充气和测量胎压。充气要注意清洁。充入的空气不能含有水分和油液,以防内胎橡胶变质损坏。
4:最好每月检查一次轮胎压力,尤其是在长途旅行之前。另外,虽然前后胎的推荐充气量可能并不相同,但左右两边轮胎的压力却要保持一致,否则,差距在两磅以上就会造成方向盘的跑偏。
5:根据相关资料,普通汽车轮胎标准气压最好是:冬季前轮为2.5kg,后轮为2.7kg;夏季前轮为2.3kg,后轮为2.5kg。这样既可保证安全的驾驶和舒适性,也能使油耗降到最小。
6:轮胎气压高于或低于标准会导致爆胎。夏天2.2-2.5,冬天可以多加一点。
7:如果车胎发生了漏气,就会牵扯到使用备胎,关于备胎有两点需要提醒大家:第一就是对于长时间不用的备胎也要进行定期检查,而且特别说明的是轮胎的寿命一般是3~5年,也就是说轮胎一旦放置了5年以上就已经过期了,即使没下过地也不能再使用了。
在新闻曝光的很多案例中,小编发现,除了使用方法有误之外,有些事故是因为使用了不合格的车胎。那么,不合格车胎充气时爆炸致伤责任由谁来担?案例:
年月,某工程公司驾驶员郑某驾驶公司名下的一辆大型汽车至某省道路边的汽车轮胎经营部修补轮胎,蒋某在理应知晓此轮胎为“割标胎”时仍承揽修补工作。工作人员将轮胎修补好后放在地上用充气泵充气几十秒后,将轮胎滚到汽车旁靠在汽车右侧继续充气,期间工作人员离开。过了4分多钟,蒋某走到充气轮胎处安装气门芯时,轮胎突然爆炸把她炸飞后倒地不起,大医院救治。经鉴定,蒋某颅脑损伤致左眼盲目3级、右眼盲目4级构成四级残疾,致颅骨缺损构成十级残疾,最终评定为四级残疾。蒋某将某工程公司和郑某一起诉至法院,三方就如何赔偿问题各执一词。
蒋某认为这是“祸从天上来”;郑某觉得自己只是为公司开车的;而工程公司则认为:维修人员应该是专业的,既没有发现轮胎有问题,又没有按照安全操作流程来维修,为什么要自己背锅?
法院经审理认为,承揽人在完成工作过程中对第三人造成损害或者造成自身损害的,定作人对定作、指示或者选任有过失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本案中无法认定轮胎爆炸是轮胎自身质量原因还是充气过量或其他原因所致。因本案所涉轮胎被判定为不合格轮胎,所以:
郑某将“割标胎”交由汽车轮胎经营部修补,存在一定过错;轮胎经营部作为承揽人,其工作人员在修补轮胎时对该轮胎的情况理应知晓,仍承揽修补工作,并在对轮胎进行充气时擅自离开数分钟,其补胎操作明显不符合规范,亦存在过错;郑某系被告某工程公司的工作人员,其去补胎是在执行工作任务,侵权责任应由某工程公司承担。
也就是说:
:如果是轮胎质量问题,车主和轮胎工按照正常流程使用和拆装,则责任属于厂家;
2:如果车主明知轮胎存在安全隐患,不应该修补,还侥幸让轮胎工去这样维修,那么责任车主来负,比如某车主使用了翻新轮胎、轮胎超载使用却没有告诉轮胎工;
3:如果因为轮胎工操作不规范,缺乏安全措施导致的事故,轮胎工承担责任。
4:轮胎工是否具有汽车维修等相关的职业证书是证明轮胎人合法经营的重要凭证。如果没有职业证书,在法院判案的时候很有可能会认定该维修人员不具有从事轮胎修补的资格而非法营业。在轮胎爆炸伤人后,轮胎工就要负责大部分责任。
现在大家知道遇到这样的事该怎么办了吧?无论是自己操作还是把车开到修理厂,车主和维修工在遇到这种事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再谨慎,不要因为贪便宜、怕麻烦就不按操作流程来,更不要买什么假冒伪劣的产品,不管怎样,安全第一!
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