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各位准爸爸和孕妈们
小玛又准时来到你们身边和你们分qiang享xing一ke些pu小知识啦
相信大家在小时候,多多少少的都被自己的父母“坑”过
小玛小时候就因为牙疼睡不着觉,又没有好的办法止痛。爸爸就拿来了酒精棉球,泡上了白酒,让小玛咬在嘴里
效果确实是显著,不仅牙不疼了,而且一转头就睡着了。但是第二天因为酒精摄入过多,晕晕乎乎的就没去上学
希望各位不要像小玛的爸爸,变成“坑娃”的父母
带娃行为黑名单TOP10
1
把尿
圣玛专家建议您:
小孩的脊柱及肌肉、韧带发育不全,较柔软,过早把尿,会对其脊柱造成影响。一般来说,孩子在1岁多左右可根据孩子平时的规律,适当做如厕训练。小孩排尿前是有表现的,大点的孩子可通过询问得知,小婴儿一般吃完奶后30分钟内会有2-3次尿,男孩子有时阴茎勃起也是要排尿的表现。
2
剃胎发
老人们认为宝宝满月时剃胎发及眉毛将来会使头发及眉毛长得很密。然而宝宝的头皮和皮肤很薄嫩,婴儿常不配合,容易刮破皮肤使细菌乘虚而入引起感染。其实宝宝到4个月左右眉毛会自行脱落更换,不必刮去。到宝宝6个月后,父母可找有经验的理发师给宝宝剃头。
3
举高高
小婴儿是一家人的开心果,年轻的父母更是把他们当成大玩具,会和孩子玩“举高高”的游戏。但这可是个危险动作,很可能会发生婴儿摇荡综合征,导致婴儿失明、癫痫、脑瘫、智力受损、学习障碍,严重时甚至会引起死亡。
这是一种因头部损伤而引起的综合征,6个月以内的孩子最易发生,很少超过1岁。婴儿脑部重量占体重的1/4,而成人这一比例为1/38~1/40。另外,新生儿颈部比较柔软,没有足够的力量支撑头部,不能有效地控制头颈部的运动,同时大脑体积小于颅脑体积,且漂浮在脑脊液中。所以在高抛、摇荡时,两者发生速度差,形成一种剪切力,使致密坚硬的颅骨与柔嫩脆弱的脑组织相互碰撞,轻者可引起脑震荡,重者发生脑挫裂伤、脑水肿、硬脑膜下出血、视网膜出血、甚至死亡。
4
抱着孩子坐车
小孩子坐车要培养他们习惯坐安全座椅,不要以为抱着孩子就是安全的,在发生紧急刹车等情况时,很有可能孩子就成了你的挡箭牌,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5
追着喂饭
很多老人希望孩子尽快把饭吃完,或怕饭凉了,就硬喂孩子吃,但即便饭凉了,过后重新热了再吃,也比强行喂食好。因为有的孩子在喂食的情况下形成狼吞虎咽的习惯,咀嚼能力下降,进食超量,长期如此,容易造成肥胖。还有对于孩子不喜欢的食物,大人强制去喂食,会使其厌倦导致厌食
建议家长在孩子1岁半到2岁时,开始锻炼他们自己进食。很多家长在孩子没饿时就让孩子吃饭,这种情况下进食,往往不容易消化,很可能造成孩子食积
6
捏鼻梁让鼻子变挺
网传“孩子小的时候捏鼻梁,可以让宝宝的鼻子更坚挺”,但鼻梁的高低绝大多数是由遗传基因来决定的,跟捏没有直接关系!相反总捏会造成色素沉着的,另外如手本身不卫生易捏出皮肤局部感染。
7
母乳加奶粉
在宝宝头6个月里,如果母乳看起来比较稀,别急着给孩子加喝奶粉。“稀”奶其实是前奶,成分大部分是水分,宝宝越吃,母乳越浓,后奶会变得像奶油一样,是给宝宝解饿的。根据宝宝不同的需要情况,每一次喂奶时,乳汁的分泌量、浓度和成分都有所调节。奶粉则是千篇一律的,而且含过多脂肪和蛋白质,所以不要把母乳和奶粉做比较
8
纯母乳还喂水
纯母乳喂养的孩子不需要额外喂水。母乳既是奶,又是水,和奶粉不一样,所以母亲补充足够的水分即可,而且用奶瓶喂水容易让新生儿产生乳头错觉。孩子每次吃奶,先分泌出来的乳汁比较稀薄,叫前奶,就是给孩子解渴的。夏天母乳会自动变稀,水分更多,因此即使很炎热,也不必加水
9
嚼食物喂孩子
往往孩子感染幽门螺杆菌主要是大人传给他的,例如大人嚼食喂孩子,大人用自己用过的碗等食具给孩子用,造成家人混吃同盘菜等。不健康的喂养方式遗害无穷,喂孩子要用孩子专用的碗和勺
10
母乳涂脸治湿疹
在古代,医药匮乏,而母乳中的主要成分是水、脂肪、蛋白质等,有一定的滋润作用。所以,母乳的各种应用挺多。但是,母乳本身并没有抗过敏的成分。
湿疹的表现是汗腺炎、皮脂腺炎和毛囊炎,这些问题是因为汗腺口、毛孔堵塞,造成汗液、皮脂分泌排泄受阻,这时候涂抹母乳,有时甚至会加重病情。目前来说,治疗湿疹没有偏方,医院吧
看完了小玛写的这些坑娃行为
应该能帮你少做一些“坑娃”的事情,当一个更加靠谱的父母
如果您觉得本篇文章很实用,动动小手转发到朋友圈,让你的朋友们也远离这些坑娃的行为吧!
有问题可以扫描下方二维来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