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被称为颅内的“不定时炸弹”,系颅内动脉壁的囊性膨出,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的首位病因,在脑血管意外中,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好发于40-60岁的中老年人。随时都有破裂的危险,临床aSAH死亡率达到35%,致残率超过50%,再出血死亡率高达60-80%,这种拆除颅内动脉瘤的手术属于四级重大手术,难度大,对医生的医术要求很高。医院神经外科开展颅内动脉瘤的微创及介入手术,为很多百姓解除病患,下面我们一起看看九洲高手的具体“拆弹”过程。
今年54岁的姜女士家住仙人洞镇天门山村,1个月前她突发头痛,医院检查发现姜女士左侧大脑中动脉长了动脉瘤。
医院还没有开展颅内动脉瘤治疗,所以家人就医院检查,经DSA检查后进一步确诊为“左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
由于费用过高等原因,姜医院继续治疗,并经朋友推荐于6月21医院。
神经外科于胜东主任亲自接诊了患者,在充分了解了患者的病史及病情后,详细告知患者及家属该动脉瘤适合两种方式治疗,第一种采用开颅动脉瘤夹闭术,该方法治疗费用相对较低,但对患者创伤较大,恢复慢;第二种方法即微创介入技术行动脉瘤栓塞术,此法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的优点,缺点就是手术费用略高。
姜女士及家属对该病的凶险程度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知道颅内动脉瘤是危险的颅内“不定时炸弹”,姜女士的亲姐姐就是因为动脉瘤破裂死亡的,经过再三斟酌后,最终患者及家属选择进行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
经过充分的检查及准备,医院神外-神内卒中治疗组于6月25日在于胜东和柳志一主任带领下进行了全麻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在患者的动脉瘤放置四个弹簧圈,将动脉瘤完全栓塞,消除了破裂的危险。手术过程顺利,术后还进行了预防血管痉挛等对症治疗。
术后姜女士恢复良好,患者及家人对神经外科的治疗护理也非常满意,并送锦旗以表感谢。
—杏林撷英厚德载医————
稿件来源:神经外科
责任编辑:王岳
美工编辑:孙嘉阳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