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颅骨炎 > 颅骨炎病因 > 基层中医适宜技术骨伤类牵引技术上

基层中医适宜技术骨伤类牵引技术上

发布时间:2018-7-24 13:31:44   点击数:

杏林课堂改版了,视频可以点播看

为了方便广大杏林学苑用户观看学习课程,杏林学苑技术团队特地打造了一套全新的在线学习课程,大家可根据自己特长选择相应课程学习,随时随地点播学习,每周一会上传新视频,祝您高效快速的提高诊疗技术。

观看方法:点击文章最下方阅读原文,即可进入系统,选择相应课程进行

⊙编辑:杏林君

牵引疗法是通过牵引装置,利用悬垂之重量为牵引力,身体重量为反牵引力,达到缓解肌肉紧张和强烈收缩,整复骨折、脱位,预防和矫正软组织挛缩,以及对某些疾病术前组织松解和术后制动的一种治疗方法。多用于四肢和脊柱。

牵引疗法有皮牵引、骨牵引及布托牵引以及自身牵引等,临床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骨折的部位和类型、肌肉发达的程度和软组织损伤情况的不同,可分别选用。牵引重量以缩短移位程度和患者体质而定,应随时调整,牵引重量不宜太过与不及。牵引力太重,易使骨折端发生分离,造成骨折迟缓愈合和不愈合;牵引力不足,则达不到复位固定的目的。

一、皮肤牵引技术

(一)皮肤牵引技术

凡牵引力通过对皮肤的牵拉使作用力最终达到患处,并使其复位、固定与休息的技术,称皮肤牵引。此法对患肢基本无损伤,痛苦少,无穿针感染之危险。由于皮肤本身所承受力量有限,同时皮肤对胶布粘着不持久,故其适应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

1.准备用具:①宽胶布:长度为骨折线以下肢体长度与扩张板长度两倍之和,宽度为扩张板的长度。②扩张板:为长方形,长度与宽度之比为4:3,宽度应比足中部宽cm。③其它:牵引绳、重锤等。

.按肢体粗细和长度,将胶布剪成相应宽度(一般与扩张板长度相一致),并撕成长条,其长度应根据骨折平面而定,即骨折线以下肢体长度与扩张板长度两倍之和。

3.将扩张板粘于胶布中央,但应稍偏内侧~3cm,并在扩张板中央孔处将胶布钻孔,穿入牵引绳,于板之内侧面打结,防止牵引绳滑脱。

4.防止胶布粘卷,术者将胶布两端按三等分或两等分撕成叉状,其长度为一侧胶布全长的1/3~1/。

5.在助手协助下,骨突处放置纱布,术者先持胶布较长的一端平整地贴在大腿或小腿外侧,并使扩张板与足底保持两横指的距离,然后将胶布的另一端贴于内侧,注意两端长度相一致,以保证扩张板处于水平位置。

6.用绷带缠绕,将胶布平整地固定于肢体上。勿过紧以防影响血液循环。

7.将肢体置于牵引架上,根据骨折对位要求调整滑车的位置及牵引方向。

8.牵引重量根据骨折类型、移位程度及肌肉发达情况而定,小儿宜轻,成人宜重,但不能超过5kg。

骨折需要持续牵引疗法,但又不需要强力牵引或不适于骨骼牵引、布带牵引的病例。

1.小儿股骨干骨折。

.小儿轻度关节挛缩症。

3.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4.肱骨髁上骨折因肿胀严重或有水泡不能即刻复位者。

5.成人股骨干骨折或股骨颈骨折的临时制动。

1.皮肤对胶布过敏者。

.皮肤有损伤或炎症者。

3.肢体有血循环障碍者,如静脉曲张、慢性溃疡、血管硬化及栓塞等。

4.骨折严重错位需要重力牵引方能矫正畸形者。

1.须及时注意检查牵引重量是否合适,太轻不起作用,过重胶布易滑脱或引起皮肤水泡;

.注意有无皮炎发生,特别是小儿皮肤柔嫩,对胶布反应较大,若有不良反应,应及时停止牵引;

3.注意胶布和绷带是否脱落,滑脱者应及时更换;特别注意检查患肢血运及足趾(指)活动情况,一旦发现血运异常,应及时解除牵引;

4.一旦发现对胶布过敏,应及时停止皮肤牵引,改用其他方法;

5.经常检查足部两侧与皮肤接触的部位,防止压迫性溃疡;

6.腘窝及跟腱处应垫棉垫,切勿悬空。

(二)垂直悬吊皮肤牵引

1.准备用具:①宽胶布:长度为骨折线以下肢体长度与扩张板长度两倍之和,宽度为扩张板的长度。②扩张板:为长方形,长度与宽度之比为4:3,宽度应比足中部宽cm。③其它:牵引绳、重锤等。

.按肢体粗细和长度,将胶布剪成相应宽度(一般与扩张板长度相一致),并撕成长条,其长度应根据骨折平面而定,即骨折线以下肢体长度与扩张板长度两倍之和。

3.将扩张板粘于胶布中央,但应稍偏内侧~3cm,并在扩张板中央孔处将胶布钻孔,穿入牵引绳,于板之内侧面打结,防止牵引绳滑脱。

4.防止胶布粘卷,术者将胶布两端按三等分或两等分撕成叉状,其长度为一侧胶布全长的1/3~1/。

5.在助手协助下,骨突处放置纱布,术者先持胶布较长的一端平整地贴在大腿或小腿外侧,并使扩张板与足底保持两横指的距离,然后将胶布的另一端贴于内侧,注意两端长度相一致,以保证扩张板处于水平位置。

6.用绷带缠绕,将胶布平整地固定于肢体上。勿过紧以防影响血液循环。

7.用同样的方法将两侧肢体垂直悬挂于牵引架上。

8.牵引重量应使患儿臀部悬空,利用自身重量牵引。

适用于3岁以下小儿股骨干骨折。

1.皮肤对胶布过敏者。

.皮肤有损伤或炎症者。

1.将患肢与健肢同时进行牵引;

.牵引重量两侧应相等,以患儿臀部刚好离开床面为宜,重量太轻牵引无效,重量太重则使患儿倒悬,出现呼吸不畅等不适;

3.密切观察双下肢远端及末梢血运情况,因为牵引时,双下肢高出心脏水平,易发生血液供应不足;

4.加上牵引带缠绕的压迫,容易导致末梢血运循环不良,出现足趾发凉、苍白或麻木、疼痛等。

二、骨牵引

骨牵引又称为直接牵引,系利用钢针或牵引钳穿过骨质,使牵引力直接通过骨骼而抵达损伤部位,并起到复位、固定与休息的作用。

(一)颅骨牵引

适用于颈椎骨折、脱位或骨折伴脱位。

1.牵引处有炎症或开放创伤污染严重者。

.颅骨骨骼有病变者。

3.颅骨局部需要切开手术者。

1.体位

患者仰卧,头下枕一沙袋,剃光头发,用肥皂及清水洗净,擦干。

.定位

①方法1:用龙胆紫在头顶正中划一前后矢状线,分头顶为左右两半,再以两侧外耳孔为标记,经头顶划一额状线,两线在头顶相交为中点。张开颅骨牵引弓两臂,使两臂的钉齿落于距中点两侧等距离的额状线上,该处即为颅骨钻孔部位。

②方法:由两侧眉弓外缘向颅顶画两条平行的矢状线,两线与上述额状线相交的左右两点,为钻孔的位置。张开颅骨牵引弓两臂,使两臂的钉齿落于距中点两侧等距离的额状线上,该处即为颅骨钻孔部位。

3.消毒与铺巾

以进针点为中心,消毒范围约半径约15cm,保护眼睛和耳部,防止进入眼睛和耳朵。用碘伏(对碘伏过敏者用酒精,以下相同)消毒3遍,先在头下铺1无菌巾,其它3块在上面和左右,露出个进针点,铺洞巾。

4.麻醉

采用局部利多卡因麻醉,用5ml注射器吸3ml利多卡因,在进针点插入,至皮下,回抽无血后注入,局部出现白色皮丘,范围约直径cm。对侧操作与本侧相同。

5.安装牵引弓

①切口:麻醉后,用尖刀在两点处各作一长约1cm小横切口,深达骨膜,如果有明显出血,用弯钳钳夹,1号线结扎止血。②钻孔:用带安全隔板的钻头在颅骨表面斜向内侧约45°角,以手摇钻钻穿颅骨外板(成人约4mm,儿童为3mm)。注意防止穿过颅骨内板伤及脑组织。③装颅骨牵引弓:将牵引弓两钉齿插入骨孔内,拧紧牵引弓螺丝钮,使其牵引弓钉齿固定牢固,缝合切口并用酒精纱布或碘伏纱布覆盖伤口。④安装牵引架和牵引重锤:牵引弓系牵引绳,将带有滑轮的牵引架固定在床头(可以用自由的装置或其他绳子等),将牵引绳通过滑轮,末端系好已经准备好的牵引重锤,抬高床头进行牵引。

1.牵引重量:一般第1~颈椎用4kg,以后每下一椎体增加1kg。复位后其维持牵引重量一般为3~4kg;

.牵引方向:一般为垂直牵引,如果脱位严重,远端向前脱位,可以适当垫高近端,如果远端向后脱位,可以适当垫高头部;

3.为了防止牵引弓滑脱,于牵引后第1、天内,每天将牵引弓的螺丝加紧一扣;

4.每天在针眼周围用碘伏或酒精等消毒剂进行消毒,防止针眼感染;

5.每天观察牵引装置是否有效,防止牵引砣接触地面,牵引弓与床头接触从而丧失牵引效果;

6.要根据X线片复查结果调整重量,骨折有重叠则增加重量,骨折分离则减轻重量。

(二)尺骨鹰嘴牵引

1.适用于难以复位或肿胀严重的肱骨髁上骨折和髁间骨折;

.粉碎型肱骨下端骨折;

3.移位严重的肱骨干大斜形骨折或开放性骨折。

1.肘关节处有炎症或开放创伤污染严重者。

.肘关节骨骼有病变及严重骨质疏松者。

3.肘关节需要切开复位者。

1.体位

患者仰卧位,屈肘90°,前臂中立位。

.定位

在尺骨鹰嘴下cm,尺骨嵴旁一横指处,即为穿针部位,龙胆紫标记。

3.消毒铺巾

常规皮肤消毒(以进针点为中心,消毒范围约半径约15cm,用碘伏(对碘伏过敏者用酒精,以下相同)消毒3遍),铺巾(先在肘下铺1块无菌巾,其它3块在肘上和左右,露出个进针点,铺洞巾)。

4.麻醉

局部浸润麻醉(采用局部利多卡因麻醉,用5ml注射器吸3ml利多卡因,在进针点插入,至皮下,回抽无血后注入,局部出现白色皮丘,范围约直径cm。对侧操作与本侧相同)。

5.安装牵引弓

先将克氏针安装到手摇钻,助手将进针点皮肤向上拉紧,将克氏针自内向外刺入直达骨骼,注意避开尺神经,然后转动手摇钻,将克氏针与骨干垂直并与床面平行钻入并穿出对侧皮肤,使外露克氏针两侧相等,以酒精纱布或碘伏纱布覆盖针眼处,安装牵引弓进行牵引。儿童患者可用大号巾钳代替克氏针直接牵引。

1.牵引重量:牵引重量一般为~4kg。要根据X线片复查结果调整重量,骨折有重叠则增加重量,骨折分离则减轻重量;

.牵引方向应根据骨折线和远端的移位情况而定;

3.必须自内侧向外侧进针,防止损伤尺神经;

4.针眼必须经常消毒,防止感染;

5.要根据X线片复查结果调整重量,骨折有重叠则增加重量,骨折分离则减轻重量。尤其对年龄偏大,体质偏弱,肌肉不发达的患者要防止过度牵引。

(三)股骨下端牵引

1.股骨干骨折;

.转子间骨折;

3.髋关节脱位;

4.骶髂关节脱位;

5.骨盆骨折向上移位;

6.髋关节手术前需要松解粘连者。

1.膝关节、股骨下端有炎症或开放创伤污染严重者。

.股骨下端骨骼有病变及严重骨质疏松者。

3.股骨下端需要切开复位者。

1.体位

患者仰卧位,伤肢置于牵引架上,使膝关节屈曲40°。

.定位

在内收肌结节上cm股骨下端前后之中点,即为穿针部位,龙胆紫标记。

3.消毒铺巾

常规消毒(方法同上),铺巾(先在股骨下端下面铺1块无菌巾,其他3块在上面和左右,露出个进针点,铺洞巾)。

4.麻醉

局部浸润麻醉(方法同上)。

5.安装牵引弓

先将克氏针安装到手摇钻,助手将进针点皮肤向上拉紧,以克氏针穿入皮肤,直达骨质,针与骨干垂直并与床面平行,徐徐转动手摇钻,当穿过对侧骨皮质时,同样向上拉紧皮肤,以手指压迫针眼处周围皮肤,穿出钢针,使两侧钢针相等,酒精纱布或碘伏纱布覆盖针孔,安装牵引弓,进行牵引。

1.牵引重量:牵引重量一般为体重1/6~1/8,维持量为3~5kg;

.穿针时一定要从内向外进针,以免损伤神经血管;

3.穿针的方向应与股骨纵轴成直角,与床面平行,否则钢针两侧负重不平衡,易造成骨折断端成角畸形;

4.针眼必须经常消毒,防止感染;

5.要根据X线片复查结果调整重量,骨折有重叠则增加重量,骨折分离则减轻重量。

(四)胫骨结节牵引

1.股骨干骨折;

.伸直型股骨髁上骨折。

1.膝关节、胫骨近端有炎症或开放创伤污染严重者。

.胫骨近端骨骼有病变及严重骨质疏松者。

3.胫骨近端需要切开复位者。

1.体位

患者仰卧位,将患肢置于牵引架上。

.定位

穿针的部位在胫骨结节向后1.5cm,在此点平面稍向远侧部位即为进针点,龙胆紫标记。

3.消毒铺巾

常规消毒(方法同上),铺巾(先在胫骨结节下面铺1块无菌巾,其他3块在上面和左右,露出个进针点,铺洞巾)。

4.麻醉

局部浸润麻醉(方法同上,注意:避开腓总神经)。

5.安装牵引弓

先将克氏针安装到手摇钻,由外侧向内侧进针,以免伤及腓总神经。助手将进针点皮肤向上拉紧,以克氏针穿入皮肤,直达骨质,针与骨干垂直并与床面平行,徐徐转动手摇钻,当穿过对侧骨皮质时,同样向上拉紧皮肤,以手指压迫针眼处周围皮肤,穿出钢针,使两侧钢针相等,酒精纱布或碘伏纱布覆盖针孔,安装牵引弓,进行牵引。

1.牵引重量:牵引重量为7~8kg,维持量3~5kg;

.如用骨圆针作牵引时,必须用手摇钻穿针,禁用锤击,以免骨质劈裂。如用骨圆针作牵引时,必须用手摇钻穿针,禁用锤击,以免骨质劈裂;

3.穿针的方向应与股骨纵轴成直角,与床面平行,否则钢针两侧负重不平衡,易造成骨折断端成角畸形;

4.针眼必须经常消毒,防止感染;

5.要根据X线片复查结果调整重量,骨折有重叠则增加重量,骨折分离则减轻重量。

本文来源:《中医医疗技术手册》。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并注明转自杏林学苑(xinglinxy)。本







































什么原因会产生白癜风
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huayuanjiu.com/tgyby/3459.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