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健康康才是福!
孩子的“健康”是父母最大的期盼。
广西的12岁少年,
一次意外,导致左脚损伤,
多方治疗却收效甚微。
直到,
小朱的父母带他来到
广医院
……
不慎外伤,足踝致残
来自广西的12岁小朱在半年前在老家不慎从3米高坠下,致左侧足踝部骨折,医院予石膏固定一个月后,出现左侧踝关节畸形,足下垂,小腿肌肉萎缩,跛行,行走时踝关节疼痛,并且随着时间越来越重。家长很担心,医院就诊都没好方法。
在顺德工作的爸爸打听到广医院骨科治疗很厉害,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找到骨伤二科的李永军副主任和彭印文副主任医师,经过详细的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阅片后诊断:左侧距骨陈旧性骨折并前脱位、距腓前韧带损伤,创伤性踝关节炎。
病情复杂,治疗困难:广州、顺德医学专家联合会诊
病例讨论中
广医院现已经和广州中医院签订技术支持协议,并引进骨伤科团队,广州骨科专家定期到我院进行技术指导。为救治小患儿,广医院组织了专题病例讨论。
★
治疗难点1
患儿左侧距骨陈旧性骨折畸形愈合,同时合并部分距骨坏死。由于距骨的血供少,如果采用传统截骨矫形发生骨折不愈合、坏死的机会较大。
治疗难点2
踝关节前脱位为陈旧性难以复位。
黄枫书记、院长主持病例讨论,来自广州中医院的曾意荣教授指出患儿距骨陈旧性骨折并脱位,骨折已经愈合,目前主要问题是关节脱位采用传统手术难以复位,建议予加用伊利扎诺夫外固定架逐渐牵拉使关节逐渐复位。
小知识:伊利扎诺夫技术
伊利扎诺夫技术是前苏联人伊利扎诺夫医生发明的,并通过十多年的理论和技术研究提出了牵拉性组织再生的张力应力原则。
早在二战时期,在苏联碰到很多骨不连、骨缺损、感染的患者,采用传统的办法:钢板、石膏固定都很难治愈。他在劳动中创造技术,在修理自行车时发明了环式外固定架,利用它治疗骨髓炎、骨缺损、骨不连。
有一次在治疗膝关节结核的病人时,病人没有加压固定,而是逐渐牵拉截骨断端达2厘米。伊利扎诺夫从患者的X线片上惊奇发现,沿着牵拉方向的骨间隙有新骨形成。
他把该技术应用到临床,治疗大量先天性髋脱位、髋内外翻、股骨头坏死、先天性胫骨假关节、足踝畸形、关节僵直、膝内外翻、下肢畸形、小儿麻痹后遗症、骨与关节创伤骨折所致单肢或双肢短缩,及先天性肢体缺损短缩发育不良等患者。
术前精确计划,术后患儿顺利康复
精确的术前计划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广州中医药大学骨伤二科团队从手术入路、复位方法、关节旋转中心、穿针平面等进行设计。术中按照术前计划顺利进行,术中将距骨部分复位。术后患儿伤口愈合良好,从术后第7天开始,予每天1mm的速度对脱位逐渐复位。目前距骨已经大部分复位。
目前患儿正中康复中,
预计术后20多天
可以把脱位的距骨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