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骨骨髓炎是指由细菌感染以及物理、化学因素导致颌骨骨膜、骨密质、骨松质、骨髓以及骨髓腔内的血管、神经等颌骨骨组织成分发生的炎性病变。
一.骨髓炎分类:
1.化脓下颌骨骨髓炎: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等化脓性菌,多为混合菌感染。
2.特异性颌骨骨髓炎:主要指结合分支杆菌、梅毒螺旋体所致的颌骨骨髓炎。
3.物理、化学因素所致颌骨骨髓炎:主要指由于物理、化学因素导致颌骨坏死继0发感染的骨髓炎。化脓性骨髓炎是最为常见的类型。
二.主要感染途径:
1.牙源性(最为常见)
2.损伤性
3.血源性
三.治疗原则:
1.急性期的治疗:全身抗菌药物应用及全身支持疗法,局部以引流排脓,控制去除病原灶感染,减少和控制感染在骨内的扩散。
2.慢性期的治疗:以适时去除局部病理性肉芽组织、死骨和病灶的清除,促进骨组织恢复,视情况全身使用抗生素要素。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