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病程
3~4周
好发人群
儿童
好发部位
胫骨上段和股骨下段最多见,其次为肱骨与髂骨,脊柱也可发病,肋骨、颅骨少
全身症状
起病急,寒战、高热、呕吐,呈脓毒症样发作
中毒症状
外周血白细胞增高、中t性粒细胞增多;血培养及分层穿刺培养可阳性
局部症状
患部红、肿、热、剧痛,局限性压痛
血培养
有阳性结果。寒战高热期抽血培养或初诊时每隔2小时培养1次,共3次,可提高阳性率
早期确诊
局部脓肿分层窒型塗旦发现壁塑堕或细菌即可确诊,为早期诊断的首选方法
x线片
起病14天内阴性,故不能用于早期诊断;病灶25px常阴性
CT检查
以提前发现骨膜下脓砾石蔫细小的骨脓肿难以显示
核素骨显像
mTc骨显像发发病48小时就有阳性结果,具有早期间韧接帮助诊断的价值
MRI检查
可早期发现骨内的炎性病灶,观察病灶围、炎性水肿程度、有无脓肿形成,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上述内容选自《贺银成年临床执业医师辅导讲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