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说的脾,不是横在腹中的那个可以切除的实体脾脏,而是涉及消化、呼吸、免疫、循环、运动等多个系统的功能总称。
中医的脾,就像是养育了万物的土地,一片贫瘠土地上的生命肯定缺乏生机,一个脾虚的人自然也是病弱的、早衰的。
?脾虚的致虚因素:忧思、劳倦?
而中国人脾虚之所以常见,和两个致虚因素有关:一个是忧思,一个是劳倦。前者伤身,后者伤心,而这两点又与中国人长久以来的生存环境与民族性有关。
中医讲,心属火,脾属于土,按照五行学说,火是土之母。因此,心思过重的人自然会脾气不好,再加上现代人精神压力大,无形中也增加了“脾气”受损的几率。
此外,脾是主肌肉的,肌肉的过劳和过逸都会影响到脾。在过去,中国人靠劳作为生,过劳是常事,自然消耗脾气。
现在,中国从温饱不足变成小康了,体力活动锐减,结果又从过去的肌肉过劳,变成了现在的过逸,过逸就要用进废退,同样是对脾气的削弱。
?中国人固有的体质,更易脾虚?
脾气虚的女性上了年纪后,还有一个更加尴尬的问题,就是“尿失禁”,憋不住尿,这在生了孩子的女性中非常普遍。
典型的就是不能大笑,甚至不能咳嗽、不能快跑,一旦大笑或者咳嗽、快跑,小便就要遗漏出来。多数人认为这和生育有关,但实际上,和生育没多少直接关系,这个和中国人的体质有关。
这一点可以看非洲人,非洲的生育率比我们高很多,但那里的女性却没有这种尴尬。
“白面书生,弱不禁风”曾经是既往国民的常态,甚至符合传统审美,从这里也能看出,我们不是肌肉有力的体质类型。
我们通常在吃了硬质的食物后,会出现消化不良、大便不成形等问题,这些也都是脾虚导致胃肠道肌肉无力的表现。
?最简单的健脾方法?
《黄帝内经》在谈到饮食养生时,将“五谷为养”放在第一位,五谷包括大米、小麦、黄米、小米、黄豆。
从中医的角度讲,五谷都是入脾经的,如果每天的饮食中不缺粮食,就是一种最简单的健脾。
脾胃不好以及因为脾胃不好而气血不足的人,应该长期吃小米、黄米。
按中医的药性划分,小米和黄米都是性温、味辛的,比较适合早上吃,如果每天早上喝一碗小米粥,就达到轻松健脾的目的了。
?祛湿茶,健脾祛湿?
祛湿茶是一款粮食养生茶,由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研发。
祛湿茶主要有溪黄草、赤小豆和熟薏米三种成分,其中溪黄草原料来自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生产基地达到GAP标准,有效地保证了原料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并采用独特的制作方法和工艺,祛除溪黄草原有的寒性,适合更广泛的人群饮用。
祛湿茶不但具有健脾的功效,还有祛湿热、消炎、清肝明目等功效,对于因湿热引起的湿疹、青春痘、急慢性肝炎、急慢性胆囊炎、妇科病、脚气、三高等各种病症具有辅助疗效。